
一、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歌曲能否“先声夺人”,除了靠配上美妙悠扬的曲子外,歌词是否“动听”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以下修辞手段能增强语言的音乐性。
1.压韵
古人写诗作赋讲究压韵,现在有些歌词语言很美,不失活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识地在句尾运用同韵的字。如:“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等。
2.叠音
又叫“重合”或“复字”,恰当运用叠音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如:“小河弯弯向南流……月儿弯弯夜色深深……沧海茫茫……”(《东方之珠》)等。
3.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
歌词的气势、力量、跌宕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可以有效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4.超常搭配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的是要语意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言语交际中的这么一种特殊现象,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则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词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语超常搭配。”
5.语气词的运用
运用口语形式的流行歌曲歌词中多出现语气词,充满生活气息。如:“分手也只用了一分钟而已。”(《他一定很爱你》)等。
6.新名词、新观念
流行歌曲所面对的最广阔的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追求时尚,思想观念超前,个性化的歌曲为他们所钟爱。如:“眼眯成一条线……想睡就睡一天,不理任何人,不上线,不回电。”(《波斯猫》)等。
二、不拘一格的修辞格式
1.反复
在歌词中用得最多的要数反复修辞格,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如:“来吧,来吧,相约九八。来吧,来吧,相约一九九八。”(《相约九八》)等。
2.对偶
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辞格,从形式看,音节整齐匀称,韵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月圆月缺,一代梦想;潮起潮落,百年沧桑。”(《春天的故事》)等。
3.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如:“夜里有风,风里有我,我拥有什么?云跟风说,风跟我说,我能向谁说?”(《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等。
4.排比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辞格,古人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说的就是排比的作用。如:“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当你踏上离别的车站……”(《离别的车站》)等。
5.借代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如:“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红旗飘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