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视化编程语言是一种允许开发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创建程序的语言。它以“所见即所得”的理念为核心,使得编程过程中的结果可以实时查看,调整程序与结果同步进行。这种编程语言与传统编程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可视化”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操作来设计界面,而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这对于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尤为有效。
可视化编程语言的特点包括:一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了控件和事件驱动的概念;二是开发过程通常遵循先设计界面,再编写代码响应鼠标和键盘操作的步骤。
以下是关于可视化编程的十个问题及其答案:
1. 什么是可视化程序设计?
可视化程序设计是一种全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它主要是让程序设计人员利用软件本身所提供的各种控件,像搭积木式地构造应用程序的各种简单界面。
2. 可视化程序设计有哪些优点?
可视化程序设计最大的优点是设计人员可以不用编写或只需编写很少的程序代码,就能完成应用程序的设计,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 能够进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语言有哪些?
能进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语言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微软的Visual Basic、Visual C++、中文Visual Foxpro、Borland公司的Delphi等。
4. 可视化程序设计中有哪些基本概念?
主要的几个基本概念有表单、组件、属性、事件、方法等。
5. 什么是表单(Form)?
表单是指进行程序设计时的窗口,我们主要是通过在表单中放置各种部件(如命令按钮、复选框、单选框、滚动条等)来布置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
6. 什么是组件?
所谓组件,就是组成程序运行界面的各种部件,如:命令按钮、复选框、单选框、滚动条等。
7. 什么是属性?
属性就是组件的性质。它说明组件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是如何显示的、组件的大小是多少、显示在何处、是否可见、是否有效等。
8. 属性可以分成哪几类?
属性可分成三类,设计属性:是在进行设计时就可发挥作用的属性;运行属性:这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发挥作用的属性;只读属性:是一种只能查看而不能改变的属性。
9. 什么是事件?
事件就是对一个组件的操作。如用鼠标点击一个命令按钮,在这里,点击鼠标就称为一个事件(Click事件)。
10. 什么是方法?
方法就是某个事件发生后要执行的具体操作,类似以前的程序。例如当我们用鼠标单击“退出”命令按钮时,程序就会通过执行一条命令而结束运行,命令的执行过程就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