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咪的营养需求与人类有很大差异,鱼虽然美味,但并不能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鱼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成年猫咪需要的脂肪和能量主要来源于此。如果长期以鱼为食,可能会导致猫咪出现营养不良。此外,鱼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两种,家长在选择时要注意。
海水鱼虽然肉质鲜美,但并不适合猫咪食用。首先,海水鱼中含有的大量镁盐可能在猫的尿道中形成结石,导致尿路疾病甚至肾病。其次,海水鱼中含有大量的硫胺素酶,这会分解食物和肌体中的硫胺素,如果猫咪长期食用,可能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进而引发颈椎疼痛、颈部无法抬起等症状。
因此,家长们应树立正确的喂养观念,不要用人的标准来判断猫咪的食物是否健康。那么,猫咪吃鱼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鱼不能作为猫咪的主食,可以作为辅食或奖励,每周喂食3-4次即可。
第二,在选择鱼类时,最好选择刺较少的淡水鱼。如果鱼刺较多,应在喂食前仔细挑干净,以免刺伤猫咪的口腔、咽喉或食道。
第三,鱼头、鱼鳃和鱼内脏必须彻底清除。因为这些部位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对猫咪健康不利。
第四,最健康的做法是用水煮或清蒸,不要添加任何调料。烹饪时一定要确保鱼完全煮熟,生鱼可能带来寄生虫问题,还可能产生一种破坏维生素B1的酶,导致猫咪出现痉挛、心脏病、间歇性休克等症状。
第五,对于肠胃敏感的猫咪,最好不要喂食鱼或鱼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