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废水处理中,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因其复杂成分、高浓度污染、低可生化性和大毒性,给处理带来巨大挑战。常规处理技术难以确保出水质量,需要采用专业性强、针对性高的技术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操作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昂,且效果难以保证,运行也不稳定。此外,当前缺乏高端、精细的自动化集成与调控技术,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不匹配,导致工艺与设备运行不稳定。
我国在高效废水处理核心技术与成套设备方面仍依赖进口,研发主要由科研院所主导,但由于自身局限性,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环保产业设备制造业结构落后,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较少,这也是我国高效废水处理核心技术和设备缺乏的原因之一。
我国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技术成果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主体不明的问题,环保示范工程多由科研单位承担而非企业,这限制了技术的转化和推广。
我国环境技术评估管理体系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系统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评价制度不完善,评估机制不健全,技术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技术评估工作未能与环境保护整体战略和环境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无法满足环境监督、科技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