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物理教材在每章后安排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这种实践课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日常生活服务,并为后续学习注入动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发现综合实践课是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关键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识素养,同时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创造一切,实践出真知”的信念。
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实践活动的真正含义。对于物理学科,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某种机械或仪表、进行创新制作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等。
其次,教师自身必须热爱实践活动,以身作则,积极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转化为生产力。一个对实践不感兴趣或动手能力差的教师很难上好实践课,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给学生方法与技巧,鼓励他们进行小创造和小发明。
充分利用学校仪器室的资源,创造更多实践机会。例如,当需要组装病房呼叫电路时,如果仪器室没有足够的电铃,可以用小灯泡替代,效果依然良好。同样,安装楼梯道开关灯时,可以用两个单刀单掷开关替代单刀双掷开关,同样能达到预期效果。
适当减少书面作业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规定每次实践活动等同于完成一次书面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践后撰写体会,并对学生的实践情况作出积极评价。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实践兴趣,还能提高实践质量。一位学生在体会中写道:“以前对实践课感到紧张,不知如何完成任务。但在几次实践课后,我发现实践课其实非常有趣,令人向往。在课堂上,我可以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探索自己的不解之迷,想办法验证它。”
总之,要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升他们的素质,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