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莞的众多乡镇中,经济实力排名前六的分别是长安、凤岗、东城、塘厦、虎门和樟木头。紧随其后的是七个排名在第七至十四位的乡镇,包括清溪、南城、黄江、常平、厚街、石碣和大朗,以及大岭山。再往后是排名十五至二十二位的八个乡镇,它们分别是莞城、寮步、桥头、石龙、万江、茶山、横沥和高埗。最后,排名二十三至三十二位的十个乡镇分别是沙田、谢岗、中堂、东坑、石排、道蛲、麻涌、企石、洪梅和望牛墩。
为了客观评估各乡镇的经济状况,东莞采取了六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这六项指标的权重分配为:可支配财力占25%,居民存款占20%,税收分成占15%,镇本级净资产占15%,村组两级集体纯收入占15%,地区生产总值占10%。这些指标旨在全面反映各乡镇的经济实力和潜力,为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可支配财力和居民存款是衡量居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们反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能力。税收分成和镇本级净资产则直接体现了地方财政的实力,是评估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参考。村组两级集体纯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则分别从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维度,展示了各乡镇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东莞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乡镇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评估乡镇经济状况的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