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用嘴巴探索世界,但这也可能带来危险。他们喜欢抓起物品,放入口中,却容易误吞异物。这不仅可能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应掌握急救知识,学会如何快速排出异物。
上海120急救培训工作负责人李明华表示,如果孩子吞下异物,首先应鼓励其咳嗽,尝试自行排出。若无法自主咳嗽,可采用海利希手法帮助咳嗽。此法已成功救治了上百万气管异物患者。
如果孩子超过两岁,父母可从背后抱住,双手互握置于腹部正中,突然向上压迫,以助异物排出。对于一岁左右的宝宝,应让其脸朝前,屁股朝后,趴在父母前臂上,父母用大腿支撑手臂,保持婴儿头部水平低于身体。然后用手掌拍击肩胛骨间脊椎部位,力度要适中。
若孩子出现喘鸣、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声音嘶哑等窒息症状,应立即送医。即使异物排出,也应去医院检查,以确保安全。
一些异物如小玻璃球、纽扣等,会随胃肠道蠕动,与粪便一同排出。医生检查后,会要求家长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通常,异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不超过三天。若超过三天仍未发现,应及时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急救方法并不正确。例如,拍打孩子后背、手伸入孩子口内或咽喉部位,这些都可能导致异物深入,甚至误入气管。此外,不建议催吐,以防异物误吸入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