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水灌溉并不是成语,而是一个词组。汲水,即从下往上打水,而灌溉则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草场、林地等处,以补充土壤水分,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灌溉的主要对象是农作物,因此又称为作物灌溉或农田灌溉。汲水灌溉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打(取)水浇灌农田(草场/林地)。
汲水的工具与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吊杆,中国古称桔槔,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原理是利用杠杆省力;翻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通过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将水输送到需要之处;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筒车发明于隋朝,盛行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依靠水力自动运转,是中国古代人民杰出的发明之一。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它不仅减轻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灌溉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翻车的具体介绍: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这些汲水灌溉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农业灌溉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