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常建所作,描绘了破山寺后禅院的静谧景象。首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描绘了清晨的阳光洒在古寺之上,照亮了高高的林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则描绘了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禅房,禅房周围花木繁茂,充满了禅意。最后两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禅宗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昌龄的深切关怀与思念。诗的开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通过描写杨花落尽、子规啼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下来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则表达了诗人将愁绪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能将这份思念带到远方。
约客
赵师秀的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等待友人到来的情景。诗的开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通过描写黄梅时节的雨和池塘中的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下来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则表达了诗人等待友人不至的无奈与闲适,以及棋子落下灯花的细腻场景。
论诗
赵翼的这首诗则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诗歌创作的原则。诗的开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表达了诗人对李杜诗篇的思考,认为即使诗篇流传甚广,但时间的流逝使得它们不再新鲜。接下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认为熟读唐诗是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观猎
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他狩猎的情景。诗的开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通过描写猎场上的风声和弓鸣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接下来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则描绘了猎场上鹰眼锐利、马蹄轻盈的景象,展示了猎人的技巧与速度。最后两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则表达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热爱与向往。
旅夜书怀
杜甫的这首诗则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通过描写细草和独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接下来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则描绘了星空与江流的壮阔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与对文章的坚持。
蝶恋花
柳永的这首词描绘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诗的开头“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倚楼远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氛围。接下来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则描绘了春日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言。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的这首诗则描绘了他在金陵凤凰台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通过描写凤凰台上的凤凰与江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下来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则描绘了吴宫与晋代衣冠的遗迹,展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沧桑。最后两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则描绘了三山与白鹭洲的景象,展示了金陵的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