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生物钟时刻表显示,凌晨1点进入浅睡阶段,此时对疼痛特别敏感。2点时,除了肝脏,体内大部分器官的工作节律非常缓慢。3点全身进入休息状态,肌肉放松,血压、脉搏和呼吸都减缓。4点器官的工作节律更低、更慢,稍有声音即会醒来。5点时,人已经经历了浅睡和深睡阶段,此时若起身会感到精神饱满。6点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难以再次入睡。
早上7点,肾上腺素达到高潮,血流加速,代谢免疫功能加强。8点体内的毒素已经排除殆尽,全身感到最为爽朗。9点活动性提高,尤其是上班族,耐受性和持久性达到最高峰。10点注意力和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最适合进行工作。11点心脏和血管工作达到顶峰,不易发病。12点全身动员,血糖偏低,本能地进行小进食。
中、下午13点血液进入胃肠,脑血流减少,感到疲劳。14点一天中第二个低潮期,反应较早上迟钝。15点情况有所好转,器官敏感度增加,工作能力逐渐恢复。16点工作耗费精力,体内代谢物发生变化。17点体内代谢物易潮红,出汗,出现胸闷、焦虑等症状。18点活动潜力仍然很高,但精神因素开始削弱这种精力。
晚上19点,晚餐使血液进入胃肠,体力开始减退,情绪波动较大。20点受制于大自然的“催眠”,食物水分充足,荷尔蒙水平发生变化。21点神经活动强劲,记忆力增强,回忆白天的重要得失。22点身体及生理、心理逐渐放松,23点荷尔蒙浓度逐渐下降,呼吸减缓,身体的各种功能逐渐降低至低潮。24点生理最低潮,最适合睡觉。
因此,为了保持健康的身心,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熬夜,按照自然的生物钟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