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锅香料不仅能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还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甘菘,一种根状香料,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被广泛应用。它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量的控制,每次不宜超过5克,过多会使香气过于浓郁,影响口感。
丁香,又称为公丁香或子丁香,其香味浓烈,常用于增加菜肴的辛辣感。丁香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在烹调中,丁香的用量应在1~2克之间,过多则会破坏整体风味。
八角,又称大茴香或大料,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广泛用于火锅、红烧和卤水等菜品。八角具有温中开胃、祛寒疗疝的功效。使用时以5~10克为宜,用量灵活。
小茴香,又称茴香或香丝菜,其芳香气味使它成为许多菜品的理想选择。小茴香在红烧、卤水和麻辣火锅中广泛应用。在火锅中,小茴香的用量可适当加大,10~20克或更多一些。
草果,一种姜科植物的果实,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受到喜爱。草果具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草果的用量不宜多,3~5个为佳。
砂仁,又称春砂仁或阳春砂,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香料。砂仁用于火锅和卤菜时,用量不宜过多,以3克以内为宜。砂仁可用于治疗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奈,又名沙姜或山辣,其性味甘平,具有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的作用。在烧、卤、麻辣火锅中使用时,用量多在5~10克之间。
灵草,近年来广泛用于火锅,因其浓烈香气而备受青睐。灵草的用量一般不超过5克。市场上还有一种名为罗勒的灵草,可用作替代品。
排草,又叫排香或香羊,近年来在麻辣火锅中广泛应用。排草的用量也不宜过多,3~5克即可。排草具有治感冒、咳嗽、风湿病和月经不调等作用。
白豆蔻,又称圆豆蔻,具有行气理气、暖胃消食、化湿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锅中加入3~5克即可。
肉豆蔻,又称玉果,近年来在火锅中应用广泛。肉豆蔻具有暖脾胃、涩肠、下气的作用,每次使用2-3个即可。
桂皮,又称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桂皮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使用很普遍,用量5~10克为宜。
孜然,又称阿拉伯小回香或安息茴香,是一种伞形科植物的种子。孜然具有独特的香味,使用时需注意保存,尽量密封。
香叶,即桂树之叶,呈灰绿色,具有浓郁香气。香叶的作用在于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