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20世纪初,西方社会步入现代时期,现代艺术便应运而生。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截然不同,现代艺术在形式上摒弃了写实风格,更加注重体现艺术家个性化的观念和形式语言。期间,诸如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众多艺术流派层出不穷,一度主导着艺术界。这些艺术流派反映了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展现了艺术家对表现形式的探索。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艺术标准和过分追求个性化,现代艺术也呈现出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有时甚至与公众脱节,走向极端。
2. 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均孕育出与之相匹配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这种艺术不仅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展,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彰显了现代精神。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艺术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艺术便是西方的复制品。20世纪百年间,中国的艺术发展就展现了其鲜明的文化现代性。
3. “当代艺术”通常指的是现今的艺术创作,并且在内涵上主要指那些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语言特征的艺术作品。当前的展览普遍使用“当代艺术”这一术语,以区别于已发生的“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仅体现了现代性,还包含了艺术家基于当前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身处当代文化环境,面对现实生活,其作品自然反映了时代特征。
4. 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张晓刚四位画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2009年,范治斌在北京中环世贸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天工开悟—墨彩形,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中展出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