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是将分散的部分组合起来,以期发挥系统的功能的过程。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不同的看法。许多人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依赖于管理者的智慧和灵感,即所谓的“领导艺术”。然而,管理的核心在于一套科学的制度,只有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管理艺术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管理的分类
根据管理部门的不同,管理可以分为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私人部门管理进一步细分为个人事务管理、家计管理、私人非盈利组织管理以及私人企业管理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管理受到广泛关注,管理理论也相对成熟。本文将以企业管理为例,探讨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企业管理涉及对物的管理,如物资管理、仓库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以及对人的管理。人是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即使是对物的管理,也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因此,管理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制度的核心内容。管理制度广泛包括分析制度、预测制度、计划制度、决策制度、控制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协调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其中,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其他制度都必须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
管理的科学性指的是管理有理论可循,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管理知识。学习管理知识的方式有通过书本、老师、电脑等载体,以及通过实践。管理艺术性则是指管理依赖于人格魅力、灵感和创新,本身没有规律可循,也无法仅通过学习掌握。
在管理实践中,人们常犯的错误包括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管理原理当作教条,以及认为管理仅靠实践,忽视管理专家的作用。过分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否认管理的科学性,或认为管理艺术是少数人天生具有的,都是常见的错误观念。
三、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主要依靠一套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应当给所有利益相关方带来便利,降低运行成本,确保评价结果明确、公平,并具有强大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根据这些原则,可以设计出一些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方法,例如,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应更多采用民主管理,而在知识分子较少的企业中,严格的层级制度可能更为有效。此外,上级管理人员应善于授权给下级,避免亲自处理所有事务,避免越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