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人已乘黄鹤而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搴手换足,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黄鹤楼前,烟波浩渺,白云悠悠,树影婆娑,芳草萋萋。诗人崔灏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他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李白则多次登上黄鹤楼,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黄鹤楼上,诗人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美景,还与仙人相会,学得了飞仙之术。然而,好景不长,黄鹤楼因故被毁,仙人离去,诗人也成为了“狂客”,遭人嘲笑。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与友人畅饮,尽情享受春光。
黄鹤楼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场所,也是他们挥洒才情的地方。从崔灏到李白,从《黄鹤楼》到《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诗人们用他们的笔触,为这座千古名楼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鹤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见证了无数文人的才情,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黄鹤楼上,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