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诚勿扰》无疑是八年前《一声叹息》的一面镜子。其中既有“中年怪叔叔”(男性)的救赎,也有“伤心蜜桃女”(女性)的自我放逐,过程看似浪荡不羁,情感线索却真挚可信。冯小刚在一部贺岁喜剧片里投入如此浓重的伤感情绪,有些任性,但也反映了当下的情感现实。
舒淇的演出收放有度,也许不是因为演技,而是那绝望的眼神和赴死之心深深打动了观众。葛优则再次证明了他和冯小刚的合作天作之合,他的戏而不谑的表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一场哭戏,堪称出神入化,两行清涕挂在脸上,竟也瞧着得体。
叙事上,《非诚勿扰》其实还是在堆段子,笑点不足,泪点不够,故事依旧松散。但好在一个诚意动人。常常是他稍加一点挑逗,你就不由自主笑了,笑着笑着,心境却慢慢暗淡。冯小刚保持了和观众不卑不亢的距离,既拿住了观众的怜悯之心,又不过分把玩它。发乎情止乎理,诚意便在于此。
从《一声叹息》到《非诚勿扰》,转瞬八年,冯小刚从“不惑”到“知天命”,锐气消磨不少,但面对人世沧桑,内心更见通达。他把一个遭遇婚外情的中年男人内心的窃喜、萎顿与无可奈何刻画得淋漓尽致,如今视角一转,讲男人对面女孩的纯美、无辜和自我放逐,竟也能如此体贴入微。其中变化之微妙,自有不可言传的趣味。
除了讲述两颗破碎的心彼此拯救,《非诚勿扰》还在于感伤岁月无情、青春已逝。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电影也是冯小刚写给同龄人的书信。比如北海道酒馆里那今非昔比的四姐妹,比如秦奋荒诞漫长的教堂忏悔,比如他离开北海道前感伤昔日朋友日渐寥落,对邬桑的匆匆几句告白。这种情绪越到片尾越强烈,显然是个比爱情更令冯内心翻腾的情结,虽稍稍偏离主题,但若观者有心,也会有所触动。
美中不足,结尾续貂了,09年股市全线飘红的笑话相当廉价。这让你蓦地意识到,冯小刚拍的仍是一部贺岁片,他终究也逃不出个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