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释义:知其不可而为之,意味着即便知道某事难以成功,仍然选择去做。这表达了一种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2、出处:《论语·宪问》中提到:“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门的人问他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孔子那里来。守门的人接着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4、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追求目标时的坚定与执着。人们应当追求不懈,许多成就恰恰源于对困难的挑战和不懈的努力。孔子坚持理想,不畏艰难,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守门人的话中,我们也能窥见当时人们对孔子的看法。
扩展资料:
1、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意指人应审时度势,作出明智的选择,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这表明一个人有原则和底线。它也说明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放弃一些事情,才能在另一些事情上取得成就。
2、引申:必须做的事,绝对不做的事,应该明确区分。要勇敢地去做正确的事,避免做错误的事。
3、出处:该表达最早出自《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搜液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4、注解:孔子表示,如果没有中庸之道的人与他交往,他只能与狂热者和狷洁者相处。狂热者敢于进攻,而狷洁者则对某些事不愿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