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产证通常登记在一个名字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产的所有权完全归属此人。当房屋由多个出资人共同承担费用时,如果房产证持有人并未用全部出资人的名字登记,那么房产的实际所有权可能会引发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资人能够证明自己是房屋的实际出资人,且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那么法院可能会重新考虑房产的所有权归属。
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合法交易取得房屋合法所有权的证明。它不仅标志着购房者对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也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持证人可以凭借房产证来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产。
房产证分为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后者通常用于多个共同所有人的情况。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就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它详细记录了房屋的产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房屋的地址、面积、用途以及所有权人的信息等。
根据我国现行的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房屋登记是城镇房屋权利归属的法定公示方法。这意味着,除非有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房屋所有权存在争议,否则登记在房产证上的名字即为房屋的合法所有者。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8月下旬,税务部门宣布,如果房产证上需要增加名字,将按房价的一半征收契税。2013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则表示,为防止虚假房屋买卖等行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今后北京的购房者拿到的房产证将可自愿并免费设立密码。这意味着,只有提供正确的密码,才能办理转让、变更、抵押等登记业务。这项措施预计将在2013年下半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