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古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持续取得进展。例如,众多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人类的想法变为现实。
2. 尽管如此,近年来在诸多领域似乎未见显著突破,引发人们担忧人类科技是否已进入瓶颈期。然而,这种担忧并不成立。
3. 让我们对比过去,当时人类面对的未知领域远多于现在。正是通过对气压、电、DNA等自然奥秘的探索,人类得以控制自然,从而丰富了物质文明。
4. 若我们能探索的领域持续减少,未来的进步空间也可能受限,这一前景确实令人忧虑。同时,新研究表明,新想法的产生似乎正逐渐乏力。
5. 然而,难以获得新发现并不代表人类智力已近极限。科技仍在进步,如过去十年间手机技术的发展所示。十年前,我们对手机的认知还停留在功能简单、体积庞大的阶段,而今天,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孤立地分析“创新方程式”的供给面可能导致误解。新想法的需求同样重要。面对挑战,解决难题的动机同样推动科技进步。
7. 经济史学家罗伯特·艾伦在研究工业革命时指出,识字率的提高和产权保护等供给面因素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当今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