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的重要来源。创业不仅能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产生连锁反应,带动更多人就业。
首先,要重视创业理念和创业文化的推广。通过宣传和教育,人们应逐渐实现三个转变:从寻找工作到创造工作的思维转变,从依赖劳动力的“打工经济”向依赖创业的“创业经济”转变,以及从简单的“中国制造”向重视“中国创造”的转变。这样的转变有助于克服满足于小成就和小富即安的心态,激励人们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进而推动更多人就业,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
其次,要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和提升创业能力,为成功创业创造条件。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特别要关注大学生、农村劳动者、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和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创业培训需求。同时,推广SYB培训项目,提供技术标准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辅助教学材料,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再者,要通过创业帮扶和完善政策来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创业帮扶范围。在实施过程中,要将政策创新与帮扶创业相结合,促进初始创业与壮大民营企业相结合,以及鼓励本地居民创业与吸引外来人员创业相结合。
最后,强化责任感和协调服务是提供创业带动就业联动保障机制的基础。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中,涉及三个主体:创业主体、带动就业的主体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府主体。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加强服务,形成政府支持、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共管局面,才能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有效的联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