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人认为中药难喝,却忽略了后续可能发生的反应。许多人期待喝中药后所有不适都会消失,不再感到疼痛、恶心或心烦。确实,对于一些简单的外感疾病,如感冒或发烧,喝中药后症状会迅速缓解,通过出汗就能痊愈。
然而,许多病症在服用中药后反而会加剧,如西医所说的关节炎、痛风等。这些病症在服药后可能会更加疼痛。在治疗关节问题时,初期由于气血冲击淤滞的地方,患者可能会感到奇痒无比,需要坚持半个月到一个月,淤滞消失后症状才会好转。对于10年以上的痛风,患者需要忍受大约15天的痛苦才能开始恢复。因此,对于70-80岁以上的老人,我通常不建议治疗这些病症,因为真正的治疗过程可能会让他们非常痛苦,而老人没有必要再承受这份痛苦。
更严重的反应是服药后出现几次昏厥,这通常发生在邪气与正气交锋激烈的时候,例如中风后服用孙思邈的续命汤。但几次昏厥后,患者的健康状况会恢复80-90%,所以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当然,有些人在服药后会出现腹泻、头晕或身体无力等反应,只要不是用药不当,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许多人对这些反应感到惊慌失措,但实际上,只要用药得当,坚持下去都会恢复健康。
喝中药后身体无力的感觉与感冒吃西药后的无力感不同。中医通过培养阳气来抵御外邪,而西医则是对抗病菌并杀死正常细胞,结果反而损伤正气,甚至培养出“超级病菌”,所有的抗生素对这种病菌都无效。因此,肺结核时代可能会再次到来。
对于孩子的疾病,多数是中气虚弱引起的,如感冒,如果是温病,用乌梅加白糖或四豆饮、酸菜汤加盐即可。因为孩子的先天阳气充足,轻易不要补肾,否则容易流鼻血。通常情况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少吃寒凉食物,孩子就会恢复健康。如果不加以控制,到了20岁左右,孩子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病症,例如我认识的同学中,有些18岁就开始腰痛,就是因为吃了太多寒凉食物伤了肾,如果是女孩子,将来妇科问题可能会较多。
现代社会食品选择丰富,但人们往往只关注口感而忽略了健康。有些人渴了就喝冰凉的水,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曾有人从沙漠中走出来,看到一户人家讨水喝,主人给了他一瓢水,但马上撒了些杂草。喝水者不解,主人告诉他如果直接大饮凉水会对生命有危险,加点草的话,他要一边喝一边吹草,这样喝的速度就会慢下来。现在我们有了冰箱,可以把热的变成冰棍,但夏天我们要养阳,却用冰凉的东西耗阳,因此秋天就会得疟疾或经常肚子疼。
熬中药、喝中药都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气味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所谓的喝药后不舒服、疼痛、晕厥等反应,其实都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不必大惊小怪。如果喝药治病是一个快乐的过程,那么全世界的人愿意没病找病了。
因此,最明智的方法是不要生病,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