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怀孕期间,女性朋友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盆底肌的改变尤为常见。因此,产后盆底肌的恢复成为了许多新妈妈关注的焦点。我们来了解一下,产后盆底肌多久才能恢复。
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自然分娩,盆底肌肉才会受损,但实际上,女性在怀孕期间就需要盆底肌肉来支撑胎儿,即使是剖腹产的妈妈,在分娩后也需要对盆底肌肉进行放松和恢复。那么,产后多久盆底肌能够修复呢?产后半年内是盆底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进行训练,效果越好。如果不进行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会变得松弛,症状会逐渐加重。到了中老年,很可能会出现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甚至子宫脱垂。
社区医生在产后一般会进行几次回访,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产后3天,医生会上门回访,了解阴道流血情况、腹部和会阴刀口的愈合情况、母乳喂养的情况,以及新生儿的黄疸和脐带脱落情况等。同时,医生还会提供预防接种的时间信息,并预约产妇42天进行产后检查。
产后风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治疗的疾病,主要是孕晚期或产后的妈妈们由于长时间受风而引起。因此,新妈妈们在坐月子期间应尽量避免受风着凉。如果因为情绪问题导致头痛,应该尝试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放松。可以与朋友交流,诉说自己的困扰,或者外出旅行,吸收新鲜空气,换换环境。如果需要,可以服用一些开胸顺气丸或逍遥丸等药物。因为生气会导致体内有害神经递质的分泌,如五羟色胺增多,可能引起头痛,同时也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建议少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