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人,他的身材高大,脸色青白,满是皱纹,还夹杂着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已经多年未曾修补或清洗。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因为他的姓氏,人们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半懂不懂的称呼中,给他取了“孔乙己”这个绰号。
每当孔乙己来到酒馆,所有喝酒的人都会看着他笑,有的人还会大声说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并不回答,而是对柜内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从破旧的长衫中掏出九文大钱,一一摆在柜台上。然而,他们又故意大声说:“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瞪大眼睛反驳道:“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还被吊着打。”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试图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随即又说出一串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店内外的人哄堂大笑,空气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当孔乙己提及读书人的事情,人们总是一阵哄笑。他总是在酒馆中讲述那些他所谓的君子之道和读书人的尊严,但人们却只看到他那破旧的长衫和满身的伤痕。他总是试图为自己辩解,却总是在人们的笑声中结束。孔乙己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的行为和言语总是让人感到既可笑又悲哀。
孔乙己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他既是一个读书人,却也偷书;他穿着长衫,却也站着喝酒。他的存在,既让人感到羞愧,又让人感到同情。他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于读书人的态度和对于贫困的无奈。孔乙己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