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对心脏的影响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有些人认为定期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而另一些人则担心过度运动可能对心脏造成伤害。杭州的金先生(化名),五十岁,自四十岁起开始练习马拉松。为了减肥,他开始沿着钱塘江跑步,每天十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沉迷于跑步,还成为了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最好成绩达到了3小时20分钟。随后,他开始挑战山地马拉松,一次在台州,他天没亮就出发,跑了十六个小时。然而,去年四月的一天,在跑了八公里后,他突然晕倒。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房颤,这可能与他的长期剧烈运动有关。医生建议他进行一些柔和的运动。现在,金先生已经不敢再跑步了,日常活动仅限于散步。
运动员在退役后出现心脏问题的情况并不罕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朱建华指出,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但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伤害。他提到,运动员的心跳慢并不一定代表健康。朱建华还表示,长期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这对心脏功能并不有利。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也提到了心肌肥厚是运动员常见的心脏问题。他认为,长期、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并且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正常人的心跳范围在每分钟60到100次之间。长期运动的健康人群的心跳可能会慢一些,但若心跳过慢,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因此,心跳的最佳范围是在55到75次/分之间。
总之,适当的运动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但过度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跑步、骑车、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要理解运动的本质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健美身材或挑战身体极限。有疾病的人在运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