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大质量物体如太阳会对周围的时空造成弯曲,影响经过的星光轨迹。
2. 1919年5月29日,英国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在日全食期间观测到恒星位置的变化,首次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准确性。
3. 观测结果显示,恒星在太阳边缘附近的位置偏移了1.75弧度秒,这一现象直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中质量对时空影响的预言。
4. 爱丁顿的发现广受关注,爱因斯坦因此被赞誉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一发现也对现代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它揭示了宇宙中质量与时空之间的紧密联系,为理解黑洞、引力波等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6. 综上所述,日全食期间的恒星偏移现象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直接证据,证实了质量对时空的影响,这一发现不仅为爱因斯坦赢得了科学界的赞誉,也为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