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受,表现为呼吸不顺畅或觉得缺氧。轻微的胸闷可能不会引起重视,而严重的胸闷则可能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仿佛胸腔被重物压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胸闷可能是身体功能失调的表现,也可能预示着潜在的疾病。
不同年龄段的人出现胸闷的原因和后果各不相同。功能性胸闷通常与环境因素或情绪状态有关,比如待在密闭不通风的空间,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处于气压较低的环境中。这类胸闷通过短暂休息、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和调整情绪,通常可以迅速缓解,无需过分紧张或治疗。
病理性胸闷则与身体内部器官的疾病相关,如呼吸道受阻(气管或支气管肿瘤、气管狭窄、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纵隔肿瘤压迫气管等)、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以及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病理性胸闷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逐渐加重。
儿童胸闷多提示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胸闷可能与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关;老年人胸闷则多提示可能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总之,胸闷不应被忽视,它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