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叫醒一个不愿醒来的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对于父母来说,早上叫孩子起床简直是一场挑战。起初,你可能还会耐心地哄孩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心可能会逐渐消失。下面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叫醒孩子的错误方法,父母们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
1. 粗暴地拉开孩子的被子
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叫醒方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方式会破坏孩子的睡眠安全感,许多小时候经历过这种叫醒方式的孩子,成年后睡觉时都会习惯性地锁门。而且,突然的环境温度变化会冲击到孩子的神经系统,即使孩子迅速坐起来,身体也还需要时间彻底清醒。因此,不建议家长用这种方法来叫醒孩子。
2. 大声责备:“都七点了,还不起床!”
人们对温暖的被窝有着天生的依恋,面对“到点了还睡”的指责性语言和行为,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很容易被剥夺。再加上大声的唤醒,不可能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早晨开始。
3. 粗暴地拍打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剧中的妈妈每次叫儿子起床时,面对赖床的儿子,她都会用踢腿的方式叫醒他。结果有一次,她踢中了孩子的敏感部位,差点造成严重后果。粗暴的拍打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叫醒方式,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方法。
4. 反复唠叨、不停地叫唤
小沐每天早上都会花很长时间叫孩子起床,几乎每隔五分钟她就会去提醒孩子一次。她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些缓冲时间,但实际上,孩子在第一次接收到起床信号后,他的身体已经开始慢慢启动。不断的叫醒只会打断这个过程,导致孩子越叫越起不来。
5. 使用生活噪音叫醒
木梓的父母从来没有特意去叫醒他,但他们会在自己起床后制造各种噪音来吵醒他,比如走路声、洗漱声、厨房的碗筷声、对话声等等。父母认为这样可以不惊醒孩子,同时达到叫醒的目的,一举两得。但木梓却非常反感,每天都是带着愤怒的心情醒来,父母还抱怨他起床气大。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醒来时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而是不断被噪音打断,你是否也会感到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