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流感高发期,这个时段,儿童、老年人或其他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容易感染流感。
2. 流感即将痊愈的主要迹象包括:首先,发热症状的消退。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烧、头痛、肌肉疼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寒战、身体肌肉关节疼痛、疲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出现咽喉痛、干咳,以及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这多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当患者不再反复高烧,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就标志着流感治愈的第一步。
3. 其次,随着体温的恢复,头痛、肌肉疼痛、寒战、咽喉痛、食欲不振、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不适症状也会逐渐好转和恢复。
4. 最后,当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好转后,如果流感患者仍有咳嗽和身体乏力,直到精力恢复、不再咳嗽,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才表示流感已经痊愈。
5. 流感发烧通常需要几天才能好转。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通常为2-4天,潜伏期后病情迅速发展,一般需要3-4天才能退烧。但退烧只是流感病程中的一小部分,通常需要1-2周,咳嗽完全恢复后,才能说流感已经完全治愈。
6. 流感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细胞内繁殖扩散,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几天内逐渐产生抗体,从而阻止病毒再次侵害人体,因此流感是可以治愈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出现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脏损害、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脓毒性休克等,风险较高,治疗难度加大。
7. 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一旦感染流感,建议积极治疗,在发烧、咳嗽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
8. 流感患者在发病7-10天后传染性会显著降低,而发病2-3天时传染性最强。在这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家人接触,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并避免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