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糖葫芦的起源普遍被认为是起源于宋朝,民间传说中提到南宋光宗皇帝为治疗宠妃疾病,征集民间药方,一位名叫江族芦湖的郎中贡献了用冰糖水煮山里红的药方,这一验方后来普及到民间,演变成了糖葫芦。
2. 还有说法认为糖葫芦起源于隋朝,当时政府用串有山里红的糖葫芦作为奖赏赐给功臣,这种方式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
3. 在北京,糖葫芦主要由流动小贩售卖,而仅有两家店铺提供这种商品,分别是位于东安市场的商户和琉璃厂的信远斋。每年农历十月过后,这两家店铺的糖葫芦便开始出现在市场上。
4. 尤其是信远斋的糖葫芦,颇具特色,每串只穿一个大的山里红,被称为“独果糖葫芦”。
5. 在北京厂甸庙会上,还会出现特别的大糖葫芦,这种糖葫芦用荆条串起,长度可以从三尺到一丈不等。葫芦表面涂抹饴糖水,顶端装饰着红色或绿色的小纸旗。
6. 逛庙会的人们常常购买这样一大串糖葫芦,举在手中,成为庙会上的一道热闹风景。
7. 除了大糖葫芦,厂甸庙会上还有一种名为“大挂山里红”的商品,它将百余颗山里红用棉线穿成圈,购买者会将这串山里红像挂朝珠一样挂在胸前,边走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