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椎间盘退变导致的骨质增生或颈椎失稳,可能累及神经根或椎动脉,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其中神经根型占颈椎病总数的70%以上,椎动脉型占20%~30%。这两种类型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非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手法治疗特别是中医旋转手法,是中医药学的优势,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据统计,90%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手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旋转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古老方法,它通过改善颈椎的动力和静态平衡,纠正关节错位,改善血液循环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手法操作简便、快捷且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疗效差异较大,说明颈椎病的复杂性,以及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估标准和安全性的客观依据。
为了规范旋转手法,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科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课题、中医管理局课题和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这些研究将旋转手法规范化为旋提手法,并对其疗效、安全性、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明确的研究。
旋提手法是朱立国主任在结合我院老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手法。它强调了患者主动的颈椎旋转,而施术者仅提供向上的提拉力,无旋转力。这种手法简化了常用的旋转手法,更易于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经过2000余例病例的治疗,旋提手法的疗效得到了确切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