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走路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是最普遍的行动方式,包括上学、逛街、串门、散步等。以下是一些走路时的礼仪要求:
1. 遵守行路规则,保持交通秩序,走人行道,不擅自到自行车或机动车道。
2. 对待行人要礼让,提倡相互礼让,特别是在拥挤的地方,要主动道歉。
3. 见到熟人要主动问候,不要视而不见,擦肩而过。
4. 保持正确的走姿,目光自然前视,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5. 不要边走路边吃东西,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随手抛弃脏物。
二、骑车礼仪
除了走路,骑自行车也是常用的交通工具。骑车时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1. 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闯红灯,不突然转弯,不与其他骑车人勾肩搭背,不骑车带人,不互相争抢路道,不嬉戏追逐或比赛车速。
2. 礼让他人,在过路口时,要礼让行人,特别是对行动迟缓的老人、小孩要谅解。
3. 见到熟人要主动问候,不要把头扭向一边,擦肩而过。
4. 注意自己的骑车姿势,这是个人精神风貌的表现。
5. 不能边骑车边吃东西,保持环境卫生。
三、公交礼仪
乘公交车是现代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乘客应遵循以下文明的乘车规则:
1. 遵守乘车秩序,候车时按先后顺序排队,车来后按顺序上车。
2. 乘车前后要礼让,为老弱病残者或女士让座。
3. 保持安静,不要高声喧哗发表评论,避免影响他人观看节目。
4. 有序退场,不要争先恐后地退场。
四、观众礼仪
中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包括电影、演唱会或体育比赛。作为一名观众,应遵循以下规范:
1. 按时入场,对号入座。
2. 避免遮挡别人,进出场时要照顾他人的视线。
3. 不能把脚伸到前面座位上。
4. 禁止喧哗打闹,保持现场秩序。
五、展览礼仪
展览作为一种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中小学生应遵守以下公德和礼仪要求:
1. 保持严肃、安静,遵守现场秩序。
2. 仔细对待讲解,不要轻率插话。
3. 尊重文字提示,遵守展览规定。
六、购物礼仪
中小学生也会购物,应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1. 招呼售货员时要有礼貌,不要大声喧哗。
2. 不要过于挑剔商品,避免影响营业员为其他顾客服务。
3. 如果售货员计错钱、找错钱、拿错商品等,应表现出谅解的态度。
七、求医礼仪
生病时需要去医院,应遵守以下礼仪:
1. 文明候诊,遵守医院秩序。
2. 尊重医生,信赖医生的诊断。
3. 如果对医生的处理有疑问,应耐心询问。
八、就餐礼仪
在餐馆就餐时,应遵守以下礼仪要求:
1. 推门时要注意他人,不要用力猛推或砰的一声关上门。
2. 礼貌入座,选择空位入座,如果餐桌上已有顾客,应礼貌询问。
3. 礼貌点餐,不要长时间讨论,让服务员等待。
4. 礼貌进餐,注意吃相和举止,不要发出声音。
5. 礼貌退席,向仍在就餐的客人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