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深入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以自己的语言对某一研究主题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学术成果。文献综述的撰写需要对文献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文献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应说明撰写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和综述的基本内容提要。正文部分则是综述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的分析、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结论部分需要总结研究者的观点,指出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撰写文献综述时,不应仅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重复或罗列,而应对其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文献综述应包含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便了解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以“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首先对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和优势互补教学模式。然后,研究者对每种模式的优点和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每种模式的局限性。
研究者还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其优点和不足。研究者认为,虽然当前的教学模式较为先进,但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
文献综述能够帮助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参考。通过撰写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