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确定土壤背景值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自然状态,从而评估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背景值加标准差等于基准值,利用背景值代替基准值,以及以高背景值区土壤元素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是确定土壤环境基准值的三种常见方法。
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与污染源位置密切相关。它们通常通过废水、废气的排放,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的投放,以及自然沉降和雨水淋溶等方式进入土壤,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工业三废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选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若没有有效的环保设备进行处理,重金属便会直接进入环境,造成土壤污染。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同样加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例如,化肥中过磷酸钙和磷矿粉含有微量的砷和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铅及有机汞的农药不仅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会改变土壤的胶质结构,导致营养流失。此外,饲料添加剂中的铜和锌含量较高,这些元素通过有机肥料施入农田,进一步增加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因此,提高土壤质量意识,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环境矿物学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展现出了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有用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为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