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康复科实习了一个多点月,接触的病人不多,感悟到挺多。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感悟来自事实存在的反差,一种内心所想与现实所看所接触的反差。感悟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那只是一种意识,真正有价值的是感悟过后的改变。
2. 下面我将这一个多点月的改变描述如下:
- 我的看书方式由原来的逐页翻看变为现在的目标性的查找。如果对于一本书采取逐页翻看的方式,那么就只有对这本书的内容毫无了解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不懂在哪里,也就是处于一种虚无的无所不知假想中两种情况。实习了一段时间,我不敢说我懂了多少,但我敢说我知道了自己不懂在哪里。
- 更多地采取复合动作。在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心里很虚,因为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亏隐桥,不知道该怎么下手。通过观察各位老师的手法,感悟到康复治疗并不是教条,并不按照书本上说所的那样条条框框。很多技术和方法可以复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省时省力。
- 更多地展现出耐心。对于这一点,感悟绝大多数来自原来在5床的一个帕金森加脑梗老太太。
3. 首先,我不明确那个度,那个什么时候或是什么程度可以增加运动量或是改变运动方式的度。例如,偏瘫患者从练习负重到步行所要达到的标准。如果一个病人不能完全做到以上三项就不能进行步行训练吗?过晚的进行步态训练是否会阻碍患者的康复?这个度到底要怎么把握?其次,我对于骨科康复一无所知,是否只是单纯的增加活动范围?如何把握度?要注意什么?当然还有很多问题真在发现中。
4. 首先,感谢各位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能给予我这次进修的机会。这次机会对于我来说实属难得,这中间有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半年当中始终不忘科主任的嘱咐一定要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完善自我。
5. 北京博爱医院隶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功能齐全的临床科室和康复业务科室,如内科、外科、骨科等。运动疗法科成立于XX年,占地约1300m2,拥有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康复设备。现有康复技术转业人员40余名,其中获得国外资格认证和学历的15余人。运动疗法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6. 在pt科进修期间能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科室小讲课,与老师及同事和睦相处并熟练掌握了“三瘫一截”的功能评定及制定训练计划。这次进修我主要以学习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为主,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最大程度的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7.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康复医学的必然性,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丰衣足食,平等参与社会劳动,但现实社会中残疾人在各个方面的现状都比较艰难。如果我们能恰时的应用康复医学对患者进行治疗,就可大大的减轻残疾人、老年人、各种慢性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的病痛。
8.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康复护理结束了。这学期里,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室教学、以及医院见习,我们对康复护理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9. 在医院,我们见识到了康复科形形色色的仪器,这些仪器都能很好地帮助病人复健,让病人有机会能生活的更好。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看了一些卧床的病人,有的中风,有的偏瘫,几乎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一些受到意外伤害造成肢体残疾的中青年人。通过一些有效的康复护理,通过复健运动,很多病人的行动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
10. 现代护理讲究的是人文护理,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不仅要治病,更要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一个断腿病人而言,帮病人处理伤口,防止感染,这是治疗,而帮病人带上义肢,带病人做复健,恢复肢体活动,使病人能最大程度地行走活动,这就是康复。
11. 转眼间,在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了。这三个月来,在医院领导及科主任的精心培育和领导下,在思想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工作上我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12. 在儿康科上班的日子里,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科室,更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想在这里慢慢成长成材。通过三个月的学习与工作,让我成长了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康复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