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阳光把田野染成一片金黄,家乡的秋收开始了。家乡盛产玉米,秋收总是从掰玉米开始。每天清早,天刚蒙蒙亮,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挎着篮子,赶着牛车,欢声笑语地走向田野的深处。密密匝匝的玉米地,车子无法进入,掰玉米棒时,总要先在地的中间砍出一条路。栓好黄牛,任凭它随意吃草。壮实的当家男人弯腰砍玉米秆,其他人一人两行,掰着玉米,缓缓向中心移动。刚开始时,大家心情轻松,动作飞快,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穿过稠密的玉米秆,划出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地落在路上。
掰着掰着,腰疼腿酸,老太太抱怨自己老了,仍情不自禁地剥开一个粗大的玉米棒。小孩子早已心不在焉,看到蹦跶的蚂蚱就丢掉玉米棒去追,发现香瓜会兴奋地喊叫。年轻妇女讲笑话,情绪激动时还会唱一段《朝阳沟》。在无边无际的玉米地里,不见人影,只闻笑语声,静默的田地突然变得喧闹,一场华丽的蜕变在青纱帐中上演。
当阳光直射头顶时,偌大的地块才掰了一半。该回家吃饭了,大家停下来,开始用篮子往车上装玉米棒。赶车的老人在车上扎上围子,年轻人把一篮篮玉米棒倒进去,车子装得高高,晃晃悠悠地赶回去。一片又一片摊开的玉米棒,在秋日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鹤发童颜的老人,头戴草帽,临风而立,用木锨翻动玉米棒,脸上露出喜悦之情。金黄色的玉米棒连着金黄色的玉米棒,从田地到村庄,到屋门口,到房顶,到墙头,随意看一眼,到处都是耀眼的金黄。
晚上,一轮月亮从东方升起,在田地撒下清凉的光辉。乡亲们仍在忙碌,有的蹲在场头剥玉米,有的坐在玉米堆上择干净玉米叶和须,有的弯腰把玉米装进袋子里,倒入脱粒机打玉米。第二天早晨,脱出的玉米带着露水,在朝阳下散发淡淡清香。这香味,与野草、玉米秆、土地、阳光和母亲身上的味道一样,让人感到愉悦温馨。突然明白了,成熟是生命的一种升华,是幸福与完美的体现。
趁着晒玉米的空闲,村民们赶着牛车走向田间。芝麻的叶子落完,该割芝麻了;大豆变黄,豆荚长饱,该割豆子了。接着,还要摘棉花,刨红薯,犁花生,摘绿豆。大自然的安排美妙,庄稼一茬接着一茬,一波接着一波,在田地里登台。家乡的秋收,村民们追随自然的脚步,从容种下种子,收获果实,贮藏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