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励志精神。原联如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个联句的意思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只要付出努力,终会成功。正如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卧薪尝胆的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后,被囚禁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到越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报仇。每天坐在木床上,床边放着苦胆,每晚睡觉前都要舔一舔,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屈辱和苦难。饮食时也尝一尝苦胆,时刻警醒自己。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聪颖过人,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十九岁便获得了县、府、道的第一名。然而,他一生中却屡次科考失利,直至七十一岁才被选为贡生。蒲松龄一生著作丰富,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巅峰,深受后人推崇。此外,他还著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
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蒲松龄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下了这副自勉联。这副联句不仅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成为了他一生奋斗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