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调负荷的计算对于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量至关重要,它是选择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参考。在室内外热湿扰动的影响下,某一时刻进入恒温恒湿房间的总热量和总湿量称为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热量。空调负荷可分为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三种。为保持房间的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反之,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空调的实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空间内的空气品质进行调节,以维持室内空气的状态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通常包括温度、湿度等,这些参数通过温度、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即空调精度)来规定。室内温、湿度的取值与能耗密切相关,例如,在加热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5%~10%;在冷却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升高1℃,能耗可减少8%~10%。
空调系统根据服务的对象不同,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主要满足工艺过程对温、湿度特殊的要求,同时考虑人体的卫生需求;舒适性空调则是从人体舒适感角度出发,确定室内温、湿度设计标准,一般不提空调精度的要求。
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是设计和运行空调系统时所需的一些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随季节、昼夜或时刻变化,如中国大多数地区在7~8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一天中,凌晨3~4点气温最低,下午14~15点气温最高。正确选择室外计算参数对室内空气状态和设备投资有直接影响。
空调房间负荷计算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冷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本课程中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冷(热)负荷估算指标包括夏季冷负荷估算和冬季热负荷估算。夏季冷负荷估算指标是指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的制冷负荷值,冬季热负荷估算指标可按冬季采暖热负荷指标估算后,乘以空调系统冬季用室外新风量的加热系数1.3~1.5。
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的确定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夏季送风状态点O的选择涉及到经济和技术比较问题,送风状态点O位于通过室内状态点N的热湿比线上,可以同时吸收余热和余湿,保证室内要求的状态N。冬季送风状态点O’的确定与夏季类似,但冬季的送风温差可以取大一些。
新风量的确定考虑卫生要求、补充局部排风量或补充室内燃烧所耗的空气量、保持空调房间正压的要求等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按上述方法所确定的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新风量应按总风量的1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