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心律过缓。
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常引起人们关注,但心动过缓却被经常忽视,尤其是中青年人。有人认为心跳慢表示身体好,尤其是经常锻炼的人,这是正常的。然而,若经常感到疲倦无力,这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未及时纠正的病态心动过缓可能恶化,轻则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危及生命。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至100次之间。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尽管心率只有每分钟50至60次,但仍然精力充沛且无不适感,这属于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不是病态,不会影响健康。健康的成人在睡眠期间心率也可能在每分钟50至60次左右。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有些人心率基础就慢,每分钟在50至60次之间,甚至更低,并可能有头晕、乏力、倦怠、春或精神不振等症状。有些人的心率平时正常,但心动过缓可能突然发生,心率降至每分钟40次以下,导致头晕、视力模糊、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脏前区可能有冲击感,严重时可导致晕厥。还有人因头晕、乏力、晕厥就诊,检查时可能发现心脏长时间停搏。
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包括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表现为有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可能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原因可能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极为危险,可能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生活质量、心跳停搏超过3秒、或伴有视力模糊、晕厥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急性发作时,除治疗原发病因、停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心率慢至每分钟40次或更慢的患者,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在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药物影响后,若心动过缓症状仍无法缓解,则需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大小如火柴盒,重量约在25至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皮下,起搏导线通过静脉送入心脏。起搏器按照一定模式刺激心脏,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症状,挽救生命。
因此,若经常感到乏力倦怠、心脏不适、头晕、视力模糊或晕厥,应注意记录平静时及不适症状时的脉搏数。如果不是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平时白天心率偏慢,尤其是小于每分钟50次,或症状出现时脉搏明显减慢,或长时间停搏,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