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都有着十分严谨的存钱观念,因此我国也素来以“储蓄大国”的称号闻名世界。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20年全国的居民存款总额高达93.44万亿元,相比较上一年增长了11.3万亿元,人均存款为6.67万元左右。
而银行作为我国极具社会地位的金融机构,掌管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现在很多第三方网络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依然有很多人把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对中老年群体而言,没有什么比把钱放在银行更安全的地方了。
在过去,人们在办理相关的金融业务时,都得去到银行柜台进行实名办理,再到后来ATM机的出现,一些基本的银行业务就可以在机器上简单操作了,比如存款、取款、转账、查询余额等。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盛行,很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APP、公众号等,许多银行业务都可以实现线上自行办理。并且通过移动支付,人们对于现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少,不过对于部分需要使用现金交易的用户来说,还是不得不前往银行大厅办理。
那么,相信很多去银行办理过业务的人,都会注意过一则醒目的标语,那就是“现金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意思就是,储户们在办理现金取款业务时,一定要在现场当面清点无差,否则一旦离开后才出现的任何错漏,将由储户自己承担损失。
那么此时就有人提出了疑问,如果说储户个人未清点现金数额,但银行多给了现金的话,在离柜后才发现,根据“离柜概不负责”的标示,那么储户还需要向银行归还多出来的钱吗?
针对这一疑问,其实在我国的银行业中,确实有真实案例的发生。浙江的张先生在银行办理取款业务时,由于银行柜员的失误,在输入金额时,多给了张先生2000元现金,事后在银行进行业务查询清算时,银行员工才发现少了2000元,但当时张先生已经离开银行大厅了。
后来银行方面找到张先生,在说明缘由后,希望张先生尽快将其多收的2000元归还银行。但此时的张先生已经将2000元花了,并以“离柜概不负责”为由拒绝偿还,张先生认为毕竟这是属于银行单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后果,不应由自己承担,这听起来似乎确实是张先生“占理三分”。
银行在协商无果后,无奈只得以法律途径起诉了张先生,出乎意料的是,张先生以败诉收尾。最终判定张先生的2000元为“不当得利”,应将2000元予以退还银行。此消息一出,当时在网上还引起了网民们的一番热议。
有人认为,针对“离柜概不负责”的原则,如果人们在银行取现,银行给少了就要储户自己承担,给多了还需要再还回去,这难道不是“霸王条款”吗?
其实,当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也就能理解银行的做法了。银行的工作人员,虽说经过了层层严格训练和选拔,专业性自然无可置疑,但每天面对着那么多需要办理业务的用户,就算是机器也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是一名普通人呢?
而银行标语也正是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纰漏,提醒大家可以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的办理,这样也能让双方都更好地防止错误发生。虽然说银行失误向储户多给了现金需要偿还,但相信如果储户在离柜之后,确实也发现自己资金账目出现差错的,银行方面也一定会积极帮忙查找事因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