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守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并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这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公民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同时,公民也应当依法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其次,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合法手段进行维权,如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以解决争议、化解矛盾。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个人的权益,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法治的权威。
为了推进全民守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同时,也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厉行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此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推进全民守法的重要途径,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等,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总的来说,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每一个公民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也才能实现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