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迈进轩辕庙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翠雄伟的古柏——人称“黄帝手植柏”。这棵树被认为是我国最古老的柏树之一,估计树龄已有5000多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2. 黄帝手植柏树干粗壮,十米开外,需七人合力才能环抱,因此有民谚云:“七搂八扎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形容其粗大无比。
3. 相传黄帝在战胜蚩尤、建立部落联盟之后,定居于桥山。他发现当地的居民有的栖身于树,有的与野兽共居洞穴,生活既不文明也不安全。于是,黄帝与大臣力牧、大鸿、共鼓等人商议,指导居民在山水交界处的半坡上建屋,远离了树枝和洞穴,迁入了新居。桥山因此得名桥国。
4. 居民们住进房屋后,生活便利了许多,也不再受野兽威胁。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破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久,桥山周围的树木遭到滥砍滥伐,连黄帝禁止砍伐的柏树也不免于难。
5. 一场暴雨之后,山洪暴发,冲走了数十人以及黄帝的大臣共鼓、狄货。黄帝为此深感悲痛。
6.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查看灾情,发现植被被毁的山峁不仅无法拦洪,连地表的草也被冲光。黄帝对民众强调,今后必须停止乱砍滥伐,否则桥国将无林可言,野兽也将失去藏身之处。
7. 黄帝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应一起上山植树种草,以恢复生态环境。黄帝亲自栽种了一棵小柏树,群民纷纷效仿。
8. 短短几年,桥国的山林草场恢复了茂密的景象。人们感激黄帝的远见和领导,植树造林 thus 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9. 传说当黄帝乘龙经过桥国上空时,特地点停龙身,以最后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柏树。离别之际,他还将随身携带的干肉块抛下,落在柏树上。至今柏树上仍存的24个疙瘩,被传说是黄帝抛下的肉块所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