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妇产科护理指导: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7 08:24:24
文档

妇产科护理指导: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感染的相关因素;1.1 产妇方面;1.1.1 自身因素。(1)妇女在妊娠晚期和临产时,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如阴道自净作用和宫颈黏液栓,会被破坏。(2)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消耗能量、失血,以及焦虑情绪,加上产后大量出汗和体质虚弱,导致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风险增加。1.1.2 外界因素。(1)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2)分娩助产操作,如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3)产后休养方式不当,如紧闭门窗、不刷牙洗头、饮食失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过多探视人员也易引起呼吸道感染。1.2 新生儿方面。
推荐度:
导读1.感染的相关因素;1.1 产妇方面;1.1.1 自身因素。(1)妇女在妊娠晚期和临产时,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如阴道自净作用和宫颈黏液栓,会被破坏。(2)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消耗能量、失血,以及焦虑情绪,加上产后大量出汗和体质虚弱,导致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风险增加。1.1.2 外界因素。(1)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2)分娩助产操作,如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3)产后休养方式不当,如紧闭门窗、不刷牙洗头、饮食失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过多探视人员也易引起呼吸道感染。1.2 新生儿方面。

产科住院患者主要包括产妇和新生儿,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产妇多数是健康的年轻女性,但她们在医院环境中容易感染,而新生儿由于免疫力低下,同样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1. 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产妇方面
1.1.1 自身因素
(1)妇女在妊娠晚期和临产时,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如阴道自净作用和宫颈黏液栓,会被破坏。
(2)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消耗能量、失血,以及焦虑情绪,加上产后大量出汗和体质虚弱,导致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风险增加。
1.1.2 外界因素
(1)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
(2)分娩助产操作,如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
(3)产后休养方式不当,如紧闭门窗、不刷牙洗头、饮食失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过多探视人员也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1.2 新生儿方面
新生儿感染主要来源于产前、产时和产后。产前感染通常是由于母体内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产时感染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尤其是大肠杆菌感染;产后感染多源于外部环境、医护人员及家人之手。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产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是指导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参考书。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扩展护理知识,提升护理质量。
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是产科感染的风险因素。据调查,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占53%,侧切口感染占10%~17%。因此,应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加强导尿管护理,适当处理会阴切口,注意局部清洁消毒,预防感染。
2.3 加强母婴同室病区环境管理
明确清洁区和污染区的范围,统一病区陈设,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定期清洁和消毒床铺,保持其清洁平整,减少感染机会。
2.4 做好健康宣教,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帮助产妇缓解紧张和焦虑,增强自信心,鼓励摄入高热量饮食,减少体力消耗,改善休养方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个人清洁,鼓励早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
2.5 加强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
医护人员的手是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洗手规定。每次检查或处理后都应洗手,以有效预防感染。
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工作涵盖了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预防感染是护理的重要目标,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产科感染的预防也是如此。护理单元在控制感染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因为许多护理技术操作如导尿、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从经济角度看,降低了病床周转率,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预防感染是保证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文档

妇产科护理指导:产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感染的相关因素;1.1 产妇方面;1.1.1 自身因素。(1)妇女在妊娠晚期和临产时,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如阴道自净作用和宫颈黏液栓,会被破坏。(2)分娩过程中,产妇大量消耗能量、失血,以及焦虑情绪,加上产后大量出汗和体质虚弱,导致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风险增加。1.1.2 外界因素。(1)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2)分娩助产操作,如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3)产后休养方式不当,如紧闭门窗、不刷牙洗头、饮食失衡,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过多探视人员也易引起呼吸道感染。1.2 新生儿方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