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被用人单位招用。然而,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被雇佣从事劳动,但他们受到特定的法律保护。
2. 在我国,《劳动法》明确了未成年工的定义,即年龄在16周岁到18周岁之间的人群。这一群体被视为合法劳动者,其劳动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3. 未成年工与童工有显著区别。童工通常指16周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在法律上被严格禁止从事劳动。而未成年工虽然在法律上允许从事劳动,但其权益得到明确保护。
4. 尽管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能从事劳动,但并不一定都被视为未成年工。只有那些达到合法就业年龄,通过合法劳动获得收入的人群,才被准确称为未成年工。例如,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中的学生劳动,并不构成雇佣关系,因此不算作未成年工。
5. 当前,勤工俭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学生也会在假期参与打工以进行社会实践。这种短期勤工俭学行为,根据劳动部规定,不被视为正式就业,因此无需签订劳动合同。在校学生在此期间发生伤亡事故,也不按工伤处理。若在报酬或伤亡事故方面出现争议,可依法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