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的年轻人普遍对生育持谨慎态度,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担心无法提供孩子优质的教育。在日本专家看来,经济不稳定、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以及育儿负担过重是导致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这些专家指出,孩子教育的花费极高,这给许多普通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据估算,在北京,将孩子抚养至大学,最低成本为80万元,最高可达800万元,中等支出则为280万元。这些数字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几乎无法承受。
在农村地区,尽管家庭可能不考虑优生优育,生育率依然较高,但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即使生了很多孩子,多数也无法摆脱贫困。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通常会选择让孩子在城市生活,但这会增加养育成本。从奶粉、尿片到各种培训班,再到游学、旅行,每项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此外,90后年轻人心理上往往不够成熟,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甚至可能伤害孩子。经济上也不成熟,他们需要大部分精力去增加收入,而不是照顾孩子。这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隐患。因此,他们更加倾向于不推崇“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当代社会,养老责任更多地被转移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
生存压力是年轻人不愿生育的另一大因素。房价飙升、房贷沉重、车贷、户口问题、职位晋升、微薄工资、物价上涨、各种税收以及激烈的竞争,这些都让年轻人感到窒息。此外,怀孕和育儿过程中的辛苦和麻烦,以及育儿导致的事业延误,也是他们不愿生育的原因。
许多女性在孩子上幼儿园后,重新回到职场,但常常遭遇职场歧视和不信任。一些猎头或人力资源部门甚至直接忽略那些有多年职业经历空白的简历。这使得一些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女性不得不慎重考虑生育与否。
总体而言,现在的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更加理智,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需求,也考虑孩子的未来。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