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累犯、重大团伙犯罪中的首要分子、采取自残或伤害以逃脱侦查的嫌疑者、危害的罪犯、使用暴力及其他重罪行凶者不宜获准保释。
关于获批保释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可能被判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
2.可能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保释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
3.患有严重疾病或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4.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无法在法定时间内结案,但需进一步侦查审理的;
6.持有有效出境证件,无需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的。
对于此类涉及较大数额盗窃的案件,建议先行赔偿受害人,争取其谅解,并由律师与办案人员、受害人等各方进行沟通协调。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