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违约方与受害方在合同中的约定,可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两类。
一、约定赔偿,即双方在签署合同时,预先商议明确一方违约后应支付的赔偿金额或提供的金钱支持。
因合同生效时损失范围无法确定,故只能设定赔偿计算方法以避免误差,具体执行可用金钱或非金钱方式实现。
若约定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司法机关或仲裁部门有权依据请求予以调高;
反之,过高的违约金则需适当下调。
二、法定赔偿,是当违约行为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时,依照国家相关法规计算并给予相应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未约定赔偿的情形,部分法律条款亦设置了赔偿上限,如针对运输合同中的承运人设定最高赔偿额度。
超出此限额的部分,违约方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