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百米跑被形容为“死亡八百米”,原因在于跑到这个阶段时,运动员的心脏跳动加速,身体负荷达到极限,肌肉多数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导致疲劳感加剧。
2. 在进行八百米跑时,肌糖原的无氧分解只能提供约一分钟的能量。跑到四百米后,糖原耗尽,后续的能量需求必须通过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在有氧条件下合成ATP来满足。
3. 糖原的分解由糖原供应,脂肪酸由脂肪供应,氨基酸由蛋白质供应。这一过程需要氧气,即通过氧气燃烧这些物质来产生ATP,供应后续运动所需能量,这标志着运动进入有氧阶段。
4. 诸如八百米跑、一千五百米游泳、拳击等运动,在运动后期都会开始依赖氧气来燃烧糖原、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运动的后段都是有氧运动。心率在130次/分左右为最佳。
5. 运动初期五分钟主要消耗糖原,随着运动持续,脂肪消耗增多。只要运动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所消耗热量的五成以上将由燃烧脂肪提供。
6. 当跑步速度适中,氧气需求不高时,通过鼻吸口吐的方式进行呼吸最为自然。此时应增加吸气深度,降低呼吸频率,以提高肺部气体交换效率。
7. 随着跑步速度加快,吸气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提升。当跑步速度过快,即使通过鼻子吸气也无法满足肺部气体交换需求时,应放慢跑步速度,以确保呼吸与运动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