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诺曼底登陆对于盟军而言,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该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在法国建立一个对抗纳粹德国的西方战线,以便与东线的苏联红军形成夹击之势。
2. 1944年6月,苏联在东线对德国的胜利已成大势所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出于对未来战后秩序和势力范围的深思熟虑。若未实施登陆,苏联可能会控制整个德国乃至西欧大部分地区。
3. 苏联在战后占领德国及其周边地区,将极大影响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这样的结果意味着英国在欧洲的利益将不复存在,被边缘化;美国对苏联的遏制力量也将大幅削弱。
4. 未能在诺曼底登陆,将可能导致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并使得苏联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种情形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所极力避免的,他之所以支持诺曼底登陆,是因为这关系到英国在战后的地位和影响力。
5. 希特勒和丘吉尔都预见到,战后的世界将面临美苏之间的权力斗争。希特勒在1944年底考虑与盟军和解,以共同对抗苏联,正是基于对战后美苏在欧洲争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