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虞舜,远古时期的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被历史称为虞舜。他的孝行闻名天下,尽管遭受继母和异母弟象的陷害,他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他的事迹感动了天帝,被选为帝位的继承人。
2.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以仁孝之名闻名于世。他对待母亲从不懈怠,母亲病重期间,他衣不解带,亲口尝试母亲的药汤才放心。他在位期间,重视德治,推广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得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汉景帝的统治被誉为“文景之治”。
3.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他少年时家贫,经常打柴为生,母亲思念他便咬手指,曾参感同身受,立刻回家。他学识渊博,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著作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被后世尊为“宗圣”。
4. 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非常孝顺。他家中贫穷,自己常以野菜为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孝敬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仍怀念双亲,感慨地说:“即使我想再吃野菜,为父母背米,也无法再得了。”
5.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德行与颜渊并称。他生母早逝,父亲娶了后妻,继母经常虐待他,但他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父亲要休逐后妻,他却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以上是对原文内容的改写和润色,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同时使语句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