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学生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理解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是“再创造”。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亲身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即“做数学”。学生应当看到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转变。《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主动且具有个性的过程。《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学习数学。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转变。《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并与学生真诚合作,共同创造新的课堂文化。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基础上。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