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的营养原则在于合理补钙,每天的钙摄入量应达到500~1000mg,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同时,注意钙磷比值,保持在1~1.5:1为宜。补钙的同时,补充微量元素锌和铜效果更佳,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每天吸收10~20mg即可。
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对于骨健康也很重要,特别是活性维生素D3,它对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都有积极作用。维生素A则参与骨有机质胶原和黏多糖的合成,对骨骼钙化有利,饮食不足时应额外补充。适量的蛋白质摄入也必不可少,因为蛋白质不足可能导致儿童骨骼生长迟缓和骨质量减少。
适宜的食物包括豆类及豆制品、面筋、大米、花生、牛奶、鱼类、虾蟹、乳制品、沙丁鱼、青鱼、鸡蛋、红肉、牡蛎、虾米、油菜、胡萝卜、青椒、西红柿、西兰花、茄子、莴苣、黄瓜、西芹、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此外,芝麻、核桃、松子、蘑菇也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低磷、低盐、低糖的饮食,同时戒烟、限酒、少喝咖啡。适量运动对于增强骨骼强度和抗骨折能力也很重要,建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持之以恒。
此外,多接受阳光照射可以帮助增加钙从小肠的吸收。晒太阳时,皮肤应直接接触阳光,避免隔着玻璃照射。如果晒太阳时皮肤发红、出汗过多,应立即停止。